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89篇
  免费   8027篇
  国内免费   12894篇
林业   3319篇
农学   7702篇
基础科学   6846篇
  16833篇
综合类   41310篇
农作物   7948篇
水产渔业   1727篇
畜牧兽医   20681篇
园艺   5472篇
植物保护   9972篇
  2024年   454篇
  2023年   2830篇
  2022年   5562篇
  2021年   5715篇
  2020年   5164篇
  2019年   5436篇
  2018年   4205篇
  2017年   3586篇
  2016年   4080篇
  2015年   4033篇
  2014年   5766篇
  2013年   7691篇
  2012年   12760篇
  2011年   11977篇
  2010年   8236篇
  2009年   8982篇
  2008年   4443篇
  2007年   7653篇
  2006年   6217篇
  2005年   2547篇
  2004年   899篇
  2003年   665篇
  2002年   641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483篇
  1999年   387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8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1篇
  1962年   33篇
  1956年   58篇
  1955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榕树粉蚧是一种重要的入侵害虫,对果蔬和园林植物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为满足开展检疫处理、防控、生物学和生理学等研究的需要,本研究以南瓜为饲养材料,在室温条件下(26±1℃,RH 65%±5%)观察榕树粉蚧的生物学特性与发育历期。结果表明,榕树粉蚧具有典型的雌雄二型现象。雄虫主要经历卵、12龄若虫、预蛹、蛹、雄成虫阶段;雌虫经历卵、13龄若虫、雌成虫(产卵前期、产卵期)阶段,其发育历期(mean±SE)分别为8.51±0.03 d、9.79±0.09 d、7.46±0.10 d、6.52±0.11 d、12.13±0.11 d、8.16±0.11 d,世代发育历期54.4±0.25 d。雌成虫产卵量483651粒,平均550.87±51.07粒,卵期711 d,孵化率95.19%±0.75%。该研究结果表明榕树粉蚧繁殖能力强,应高度重视其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三七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材,但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了其产业发展,轮作是生产上最常用且有效的缓解措施。本研究在三七收获后的土壤上轮作茴香,通过测定轮作土壤水浸液对三七存苗的影响来评价轮作对三七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并从轮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方面深入阐释轮作缓解连作障碍的机制。结果表明,茴香轮作后的土壤水浸液可以显著提高三七的存苗率。土壤细菌分析表明,茴香轮作后土壤细菌群落发生了明显改变。细菌的丰富度增加,相对丰度>1%的优势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呈增加趋势。属水平上,轮作茴香使66个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其中相对丰度>0.2%的优势菌属有14个;30个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其中优势菌属有8个,总体上看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的属多于显著降低的属。在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的优势菌属中包含常见的拮抗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本研究也分离到2株假单胞菌和1株芽孢杆菌对三七根腐病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onographella cucumerina具有明显的拮抗活性。因此,轮作茴香可以改善三七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增加土壤中拮抗细菌的丰度,提高三七的存苗率。生产上利用茴香与三七轮作对缓解连作障碍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给内蒙古高原区、黄土高原区和西北荒漠绿洲区紫花苜蓿测土施肥奠定科学基础,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以及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开展了三大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和推荐施钾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区紫花苜蓿土壤速效钾第1~4级指标依次为≥342mg/kg、89~342mg/kg、24~89mg/kg和<24mg/kg,黄土高原区第1~6级指标依次为≥171mg/kg、96~171mg/kg、54~96mg/kg、30~54mg/kg、17~30mg/kg和<17mg/kg,西北荒漠绿洲区第1~4级指标依次为≥303mg/kg、140~303mg/kg、65~140mg/kg和<65mg/kg;当目标产量9~27t/hm2、钾肥利用率50%时,第1~6级土壤的推荐施钾量分别为0、54~162kg/hm2、108~324kg/hm2、162~486kg/hm2、216~648kg/hm2和270~810kg/hm2。  相似文献   
4.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给玉米等多种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为实现对草地贪夜蛾的高效、绿色、持续防控,亟需筛选高毒力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资源。本研究以前期实验室储备的对斜纹夜蛾、小地老虎具有杀虫活性的363株野生菌株库为候选菌株,基于菌株杀虫基因差异及进化关系,去除冗余菌株后获得172株候选菌株。通过培养获取这些菌株胞晶混合物,进行杀虫蛋白定量后,测定杀虫活性,获得27株对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B14-D2的杀虫活性最高,LC50为0.155 μg/g。克隆了该菌株中的cry1Ea3基因并在HD73-无晶体突变株中表达,Cry1Ea3蛋白对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LC50为1.789 μg/g。本研究为新的Bt产品和杀虫基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模态联合表征学习方法识别作物病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视觉识别方法在病害诊断中表现出色,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但是,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建立的视觉识别模型通常只利用了图像模态的数据,导致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和鲁棒性,都依赖训练数据集的规模和标注的质量。构建开放环境下大规模的病害数据集并完成高质量的标注,通常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和技术代价,限制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视觉识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与文本双模态联合表征学习的开放环境下作物病害识别模型(bimodalNet)。该模型在病害图像模态的基础上,进行了病害文本模态信息的嵌入,利用两种模态病害信息间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实现了病害特征的联合表征学习。最终bimodalNet在较小的数据集上取得了优于单纯的图像模态模型和文本模态模型的效果,最优模型组合在测试集的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和F1值分别为99.47%、98.51%、98.61%、99.68%和98.51%。该研究证明了利用病害图像和病害文本的双模态表征学习是解决开放环境下作物病害识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水肥一体化施肥装备流量精确且无水头损失,设计了一种基于柱塞泵与单片机的高精度可控施肥机,开展了恒流模式下6个流量梯度的喷灌系统施肥均匀性试验;以喷头总流量变化幅度为变量,设计了在1∶10的水肥配比下2种灌溉总流量变化幅度的不同工况,对比启、闭可控施肥机恒定水肥比例模式对水肥一体化支管内肥料浓度稳定性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精度可控施肥机在流量分别为100,200,400,600,800,1 000 L/h的6种恒流模式时,喷灌均匀系数CU为99.33%~99.71%、变异系数CV为0.35%~0.75%;CU,CV与施肥机流量分别呈正相关与负相关关系,且喷头喷洒肥液的电导率总平均值EC_-与施肥机流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恒定水肥比例模式时,试验组管道内肥液浓度在160 s时趋于稳定,且稳定后肥液电导率与目标值偏差率小于4%.高精度可控施肥机恒流模式试验表明施肥机大流量下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仅为小流量下的50%,且改变施肥机的流量是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实现高均匀度变量施肥的一种有效途径;试验证明恒水肥配比模式可有效减小支管肥料浓度受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果树病虫害危害程度分级精度进而更好地指导果园病虫害防治,采用迁移学习技术与GoogLeNe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6种果园作物的25类病虫害样本进行识别与危害程度分级研究;同时,探究不同数据集大小以及不同优化算法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基于MATLAB平台设计了一款可视化的病虫害识别与分级系统。结果表明:1)基于迁移学习的GoogLeNet模型,对病虫害识别精度可达99.35%,危害程度分级精度可达92.78%;2)在相同训练参数下,本研究模型比AlexNet、VGG-16、ResNet-18、SqueezeNet、原GoogLeNet及MobileNet-v2模型验证精度提高了2.38%~11.44%,并且收敛速度最快;3)本研究模型识别精度随着数据集的增大而提高;在3种优化算法中SGDM算法耗时最短且精度最高,更适合本研究模型。通过拍摄果树叶片病害区域图像,本研究设计的系统能够在0.43 s左右准确识别出果树种类、病害类型以及危害等级等信息。  相似文献   
8.
吕丹  江朦朦 《农学学报》2021,11(8):110-115
文章首先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各类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特点以及采用的电子商务模式。其次,从客观条件和主观意识2个方面,分析了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最后,从政府管理层面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层面分别提出了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对策建议,即在政府管理层面,要从人才培养、智慧物流、精准施政、第三方服务等方面扫清障碍;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层面,提倡品牌定位精准化、生产流程标准化、生产过程可视化、营销模式多元化、产品包装规格化,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Microwave, as a new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form and fast heating speed. It is a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known for improving oilseed product quality. Its efficiency mainly depends on the roasting power and time. However,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peanut butter using short-time roasting conditions are limited. Herein, we determined an appropriate microwave roasting power and time for peanuts and evaluated its impacts on the quality of peanut butter. Different roasting powers (400 ​W, 800 ​W and 1200 ​W) and times (4, 4.5, 5, and 5.5 ​min) were preliminarily tested. Among them, 800 ​W at 5 ​min was the most suitable. The roasting efficiency was further evaluated using color, sensory, bioactive compounds, storage stability, and safety risk factors of peanut butter produced from four peanut cultivars (Silihong, Baisha-1016, Yuanza-9102, and Yuhua-9414). The pre-treated butter obtained from three cultivars (Silihong, Yuanza-9102, and Yuhua-9414) with moisture content between 5% and 7.2% had a similar sensory score (6–7) as the commercial on a 9-point hedonic scale compare to the other. The color of the pre-treated peanut butter varies statistically with the commercial but remained in the recommended range of Hunter L1 values of 51–52, respectively, for high initial moisture peanut cultivars. The total polyphenol (35.20-31.59 ​± ​0.59 ​μmol GAE/g) and tocopherol (19.05 ​± ​0.35 ​mg/100 ​g) content in the butter obtained from three cultivars (Yuahua-9102, Yuhua, and Baisha-1016) and Silihong respectively,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5)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mmercial butter. The induction times of all pre-treated butter (19.80 ​± ​0.99–7.84 ​± ​0.07 ​h)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5) longer during storage at accelerated temperature than commercial samples. In addition, no benzo[a]pyrene was found in the pre-treated samples. Collectively, the microwave pretreated peanut butter was superior to the commercial one. These findings provided data support and a reference basis to promote microwave use for peanut butter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0.
稀土元素示踪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被相关学者重视,并在坡面土壤侵蚀的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采用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为数据源,分析了近30年国内外稀土元素示踪法在坡面侵蚀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①总体而言,国内稀土元素示踪法在坡面侵蚀中的应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已经从初步探索走向了成熟;②随着研究的深入,稀土元素示踪法的研究与相关学科交叉更加密切,并在微观探索和宏观调控方面取得一定进展;③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宏观方面趋向和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等互相作用机理的研究,微观方向趋向对团聚体等微观颗粒的迁移研究;④在国际相关研究方面,对于稀土元素示踪法在坡面侵蚀的应用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国的相关研究相较于国外顶尖水平的研究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